查看原文
其他

八达岭上1平米:限流“6.5万”的技术路线和曲折之旅

周易水 公孙遥 品橙旅游 2021-03-30


【品橙旅游】八达岭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进行改革,自6月1日起,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单日最大流量控制在6.5万人次。在此之前,故宫、国博及国内多家热门景点也已经通过全网预约售票实施常规化限流。


虽然步子迈得晚了些,但在当前的关口上看,八达岭的这次改革仍然值得关注。


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其中对八达岭长城核心景区提出的要求是:每个人拥有1—1.1平方米的空间。


看似要求不高,但在五一、十一这样的客流高峰,这小小的1平米却往往是一种奢侈。前胸贴后背的“好汉”们成为八达岭的一道风景,年年被吐槽,但仍年年挤到爆,难题何解?



如今,八达岭决定把每日限流人数定为6.5万,如果细细梳理,会发现这个数字并不简单。


早在2013年,当时的北京市旅游委就公布过全市4A及以上景区的最大承载量,以及从游览舒适度角度测算的景区最佳容量。当时公布的八达岭长城景区最大承载量为11.5万人,最佳容量则是6.9万人。


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制定《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后,要求各大景区据此核算出各自的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应的游客流量控制预案。八达岭景区按照要求重新测算后,当年9月,公布新的最大承载量为10.8万人。


公布这个数字时,正值当年十一黄金周前夕,而且那年的中秋节假期距离国庆节非常近,景区接待压力剧增。从那个黄金周开始,八达岭首次实行临时限流措施,一旦景区日接待达8万人次,或瞬时承载量达到2.7万人次时,将对游客进行远端分流。


2017年7月,八达岭景区开始试运行网上预约售票。资料显示,景区原计划从当年10月中旬起就开始实施限流。当时《北京日报》采访景区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实行限流措施后,计划每天限定人次为6.5万,这也是经过我们反复测算得出来的”。


但这个数字并没有真正落实。2017年十一黄金周,八达岭景区客流最高峰出现在10月4日,达8.56万人,一共有六天客流量超过6万人。节后,政府部门发布的一份《2017年国庆中秋北京假日旅游客流人数情况》中,“需改进和加强的主要工作”里有这样一条:


景区最大承载量设定还需进一步研究优化。黄金周期间,全市通过限流有效改善了景区拥堵现象,但在部分景区还存在未到最大限载量但已非常拥堵的现象。未来,市旅游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及业界专家对各大景区最大承载量继续研究、科学设定,进一步优化景区应急手段。


此后一年多里,八达岭的游客峰值一直保持在8万—9万之间。比如,2019年春节假期,八达岭游客最高峰是2月8日的8.9万人;不久前的2019年五一期间,八达岭景区单日接待游客最高峰是5月2日的8.16万人次。各种公开数据显示,景区最大承载量的10.8万基本没有达到过。


综上,如果给八达岭的游客接待量画三条粗略的线,分别是这样的:


理论极限:10万;客观极限:8万;舒适容量:6万。



在这三条线中,八达岭景区最终选择了限流6.5万人的舒适容量。为什么?


依笔者所见,一是当前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要求。就在刚结束不久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倡议。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火灾后,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内文物安全隐患的整治要求。而这几年在文物保护领域的诸多热点和争议,也都使得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八达岭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该能感受到文保方面日益增加的压力。


二是官方提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新提法,也是从数字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型的重要转变。长期以来,旅游业痴迷于数字,“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等指标是衡量旅游发展水平的几乎唯一指标。但过度旅游对生态环境、原住人文、文物保护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加剧。在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后,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对单一景区来说,“限流”是向数字经济告别的一种重要姿态。


或许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促使八达岭景区选择了远低于景区最大承载量(10.8万)的“6.5万”作为限流人数。


而通过全网预约售票来限流,势必将成为越来越多文保类旅游景点的选择。其实,就在不久前的5月18日,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始实行实名制全网预约购票;沈阳故宫也宣布,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现全部网络售票,每天预约限额为3.2万人。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景区内小小的1平方米将不再那么奢侈,游客和文物都将更有尊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